仁义道德,仁的成语,义的成语,道的成语,德的成语
成语名称:仁义道德
成语拼音:rén yì dào dé
成语解释: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
成语来源: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成语造句: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,都是些伪君子,真是一点也不错。
★郭沫若《屈原》第二幕
仁的成语:
仁义之师 >> 师:军队。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。亦作“仁义之兵”。 |
仁人义士 >> 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人。 |
仁心仁术 >> 心地仁慈,医术高明。 |
仁义道德 >>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。 |
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 >> 仁者见它说是仁,智者见它说是智。比喻对同一个问题,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。 |
仁浆义粟 >>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。 |
德的成语:
德薄才疏 >> 薄:浅;疏:空虚。品行和才能都很差。常作谦辞。 |
德洋恩普 >> 指德泽优渥普及。 |
德胜头迴 >> 德,通“得”。迴,同“回”。宋明话本、通俗小说的引首。 |
德容言功 >>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。 |
德隆望尊 >> 犹言德高望重。同“德隆望重”。 |
德才兼备 >> 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