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求诸己,反的成语,求的成语,诸的成语,己的成语
成语名称:反求诸己
成语拼音:fǎn qiú zhū jǐ
成语解释:求:追究,寻求;诸:“之于”的合成词。反过来追究自己。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。
成语来源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成语造句:君子之遇艰阻,必反求诸己,而益自修。
★《二程全书·伊川易品三》
反的成语:
反躬自省 >> 躬:自身;省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 |
反老还童 >>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反裘伤皮 >>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,反穿则毛在里,皮必受损。比喻愚昧不知本末。 |
反骄破满 >> 反对骄傲,破除自满。 |
反听内视 >> 内视:向内看;反听:听外面的。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,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。 |
反脸无情 >> 形容翻脸不认人,不讲情谊。 |
己的成语: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 >> 欲:希望;勿:不要;施:施加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 |
己溺己饥 >>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己饥己溺 >> 别人挨饿、落水就象自己挨饿、落水一样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。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,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