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谋同辞,不的成语,谋的成语,同的成语,辞的成语
成语名称:不谋同辞
成语拼音:bù móu tóng cí
成语解释:指事前没有商量而意见完全一致。
成语来源: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上》:“群下百僚,不谋同辞。”
成语造句:[武王]与八百诸侯威同此盟,《尚书》所谓不谋同辞也,故曰孟津,亦曰盟津。
★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河水五》
不的成语:
不胜枚举 >> 胜:尽;枚:个。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。形容数量很多。 |
不辞而别 >> 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告辞就离开了。或悄悄溜走了。 |
不惜工本 >> 惜:吝惜。指舍得出本钱。 |
不敢后人 >> 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。表示不敢懈怠,奋力前进。 |
不虞之誉 >> 虞:料想;誉:称赞。没有意料到的赞扬。 |
不解之仇 >> 解除不了的仇恨。 |
辞的成语:
辞严意正 >> 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“辞严义正”。 |
辞微旨远 >> 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 |
辞富居贫 >> 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 |
辞不达义 >> 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。 |
辞严谊正 >> 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“辞严义正”。 |
辞穷理屈 >> 理由站不住脚,被驳得无话可说。 |
推荐信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