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贤纳士,招的成语,贤的成语,纳的成语,士的成语
成语名称:招贤纳士
成语拼音:zhāo xián nà shì
成语解释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成语来源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成语造句: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。
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回
招的成语:
招权纳赂 >> 把持权势,接受贿赂。 |
招花惹草 >> 指挑逗、勾引女子。 |
招灾揽祸 >> 招揽灾祸。 |
招风惹草 >> 比喻招惹是非。 |
招亡纳叛 >>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。 |
招是搬非 >> 搬弄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士的成语:
士农工商 >> 古代所谓四民,指读书的、种田的、做工的、经商的。 |
士别三日,刮目相待 >> 指别人已有进步,当另眼相看。 |
士死知己 >> 士:有才识的人。为了报答知己,不惜牺牲生命。亦作“士为知己者死”。 |
士饱马腾 >> 军粮充足,士气旺盛。 |
士可杀不可辱 >> 指士子宁可死,也不愿受污辱。 |
士为知己者死 >> 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 |
推荐信息: